
本篇文章打自己之前的臉,12/29所PO的「我是如何衝高目標達成率的」嚴格講不是目標,而是習慣培養的成果,習慣培養主要是讓自己的狀態變好,過著規律、健康並且高效的生活,但不保證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,也就是達成目標。
年度目標的思考重點有二:中長期期待和聚焦
1.中長期期待
把未來1~3年想要的東西、想要得到的成果,或是想要改變的狀態,全部列出來。嚴格說起來,1到3年想要的東西,他是從我更長期(5~10年)的願景,所細分出來的,而願景又是從我們人生的使命,或夢想所細分出來的。
2.聚焦
上面列的東西,可能有十幾項左右,我們再把它們濃縮成1~3個主要方向。注意方向不能超過3個,就是因為在這幾個大方向之下我們沒有太多的資源來分配,如果今天有10個要努力的方向,這10個方向可能會彼此互相拉扯,而且有很多資源上的衝突。
例如我可能想要成為時間管理大師,同時我又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心理學的高手,也希望我可以在這一年寫出200篇文章,這三件事情都會佔用到你的學習時間,你每天下班回家後只有一到兩個小時,如果你有這麼多方向,你沒有辦法在不同的領域都投入那麼多的時間下去學習,或是執行目標。
另外它只是「期待」,不是明確目標,千萬不要用SMART原則。這主要方向,我們利用主要方向來帶動自己各方面的發展,所以不需要太過具體,或是數字化。
例如2年後要跳槽到外商公司,它會有很多可能的途徑,寫得太具體會限縮其他可能跳槽的機會,例如一直去更新104的履表或linked-in,反而讓你忽略其他路徑,例結在社交場合結織貴人、在社群媒體上展現自己、透過原有工作認識的廠商和客戶,都有可能得到跳槽的機會。
另一方面,只要能夠跳槽成功,展開的各項任務不一定都要達成,沒達成也沒有太大關係,也許你另一個目標是加強英文,當你跳槽成功了,真的進去外商公司,那個環境就有練習英文的機會,跟跳槽比起來,加強英文的目標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重要。之所以要這樣強調,就是要讓你不斷的去辨識出到底什麼事情對你人生的發展最重要,一定要找到最重要的事情,然後一直去做,這樣子你的人生才會有快速的成長。
而且,這不像習慣培養那麼簡單,通常這目標都是沒有做過的,可能也沒有相關經驗,不知道會不會成功,所以沒有具體明確的做法,或是量化指標,就像多益考900分就一定能跳槽外商公司嗎?還是要看面試時的表現,是否展現出你的價值。
在這個大方向底下,去思考每個月要做到什麼任務,例如徹底了解自身興趣和能力、做好生涯規劃、更新104或Linked-in、結交目標公司的人脈、多參加產業聚會、加強英文溝通能力等等,再把這些任務分配到每個月、每一周的計劃中,並在每天日常生活中,例為優先事項的來處理,才是真正重要的地方。
除了上述的中長期期待,還有幾個重點內容要注意:
1.期待標誌(或是主要成果)
怎樣才能代表目標達成,例如要強化寫作技能,有什麼方法能證明寫作技能改善?很多人按讚或留言?或是英文要變好,是指聽力還是寫作,是多益分數提高100分嗎?能和老外聊天?還是能站在台上用英文介紹專業技術?這裡就要具體一點越好。
2.達成路徑
該怎麼做?先做什麼?要學演講能力,先去買一本書來看?或是加入演講社團?找一位高手來教你?上網查詢資料,或是腦力激盪,列出許多可能的方法,從裡面判斷最快達成的方式。
3.重點任務
找到達成路徑之後,在這裡展開各項任務,類似專案執行,可以用WBS(工作分解結構)來展開,訂定一個計劃來執行,尋找相關資源,設定幾個里程碑,並定時檢視執行。
以下是我的錯誤示範:
李東東2016目標 | 問題 |
1.英文聽力 | 沒有寫怎樣算有進步,也沒有思考具體執行方法 |
2.發布社團演講影片 | 這只是任務層級,不算目標 |
3.建立個人品牌
粉絲團1000人 |
沒有想好具體有效的方法,連文章怎麼寫好都不知道 |
4.建立個人網站 | 要建很簡單,怎樣算建立完成? |
5.雲端科技教學影片 | 做了影片又如何?沒有寫它的的是什麼。 |
6.第一筆講師費 | 有達成,只是一個里程碑。 |
各位可以看到我2016的目標有大有小,有具體,有模糊,最後我的目標達成率是38%,具體各項數字就不多說了,總之就是沒有做好妥善的規劃,導致目標達成率很低。
我以前列的目標包含太多方向,而且每個都沒有具體的衡量方式,導致每個目標都不停往後拖延,而進沒明顯的進度。目標短期沒有達成就算了,但最終還是要達成的,沒有好好規劃都是寫給自己爽的,也就是說,年度目標可以當作專案來執行,而且不能太多方向,因為根本就沒有足夠多的資源。
此外平日會出現許多突發事件,容易佔用原本達成目標的時間,例如這個月要去吃廠商的尾牙、突然要幫朋友慶生、突然被邀請到一個社團我去演講等等。如果年度目標有訂好,甚至有安排好月計劃或周計劃,你才找得到理由拒絕一些跟目標無關的任務。
有一點沒有提到,就是「為什麼要達成這個目標」,它跟生涯規劃有關,它又是另一個領域的話題了,今天無法展開。但只要生涯規劃有個明確的方向,年目標其實很好製訂,像這次直播,幾位朋友異口同聲說都沒有在訂年目標,但他們因為發展的方向很明確,所以也能發展得很好,不過如果真的沒有訂目標,只怕會拖延某些想做的事。短時間可能沒有什麼效果,如果每年都認真達成目標,我相信你會看到你與其他人的差異。
不同時間長度的目標,有不同方法。
時間越長,越偏向生涯規劃,越短則偏向專案管理,到每天則是習慣培養,只要能夠高效的過好你的每一天,你就會擁有足夠的時間去執行計劃,進而達成年度的目標。
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,我之前分享的目標達成的文章,其實只是我努力去培養的一些習慣,它根本就不能算是年度的目標。但至少帶給我一些好處,我只要能把每天都過的很有紀律,我就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,所以習慣培養可以當作目標達成的基礎。
其實我是參考這篇文章,才恍然大悟的,而且還是跨年這幾天才看到,這位易仁永澄才是真正的目標管理大師,如果各位覺得意猶未盡,可以參考進階版的原文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OWEUmXIBPH4WkaV_N_9Cw
或加入他的微信公眾號:
最後就來分享我的2018年度目標吧!
未來會試著再拆分成月計劃、周計劃,進而確保目標真的能夠達成!以上分享,謝謝各位!